示範短片: 快速抗原測試短片
(最後更新於2022年4月9日)
2019冠狀病毒病:
-
2019冠狀病毒病是由一種名為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SARS-CoV-2)的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
-
最常見病徵包括發燒、乾咳及感到疲乏。其他病徵包括喪失味覺或嗅覺、鼻塞、結膜炎、喉嚨痛、頭痛、肌肉或關節疼痛、皮疹、噁心或嘔吐、腹瀉、發冷或暈眩。有些受感染者只有很輕微或不明顯的病徵,有些則可能出現嚴重的徵狀,例如呼吸困難、胸口痛或精神混亂等
-
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包括呼吸衰竭、急性呼吸困難綜合症、敗血症和敗血症性休克、血栓栓塞及/或多器官衰竭,包括對心臟、肝臟或腎臟的傷害
-
年齡較大或本身有健康問題的患者(例如高血壓、心肺疾病、糖尿病、肥胖症或癌症等),有較大機會出現嚴重情況
-
接種新冠疫苗有效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
-
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亦可通過接觸傳播。現時對潛伏期的估計大多是1到14天,最常見的是5至6天左右
「Long COVID 」「長期2019冠狀病毒病症狀」「2019冠狀病毒病後遺症」
-
世衛組織2021年10月6日首次公布「2019冠狀病毒病長期症狀」的官方臨牀定義。這一症狀通常發生在已確診或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身上,通常「在染疫後3個月內出現、持續至少2個月,並且無法由其他診斷解釋」
-
常見的「2019冠狀病毒病長期症狀」包括疲勞、呼吸急促和認知功能障礙,通常會影響日常生活。另外,患者也可能胸痛、嗅味覺失靈、肌肉無力和心悸等情況,甚至對肺部、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等多個身體部位以及心理健康產生長期影響
-
目前很難統計全球「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具體人數,但WHO估計大約10-20%的急性2019冠狀病毒病感染患者在感染後會有數周至數月的殘留症狀
-
2019冠狀病毒病長期症狀是否會消失,患者是否會痊癒,後遺症最長可以持續多久,這些問題目前都沒有答案
-
在英國約有400萬人使用NHS的Covid追蹤器應用程序,12%的人30天後仍然有症狀。其最新的已公開數據表明,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90天後,50人中就有1人(2%)患有2019冠狀病毒病長期症狀
-
NHS官方網站告訴公眾,每個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痊癒所需時間都不同,大多數人會在 12 周內完全康復,但有些人的症狀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
如果快速抗原測試呈陽性(2條線)應該點算?
會被視為陽性個案,應該拍照記錄快速抗原測試結果並記下日子,必須在測試當日或翌日在衞生署的網上平台登記。
網址: 快速抗原測試陽性人士申報
-
如見無效或有懷疑,可以再用新的一包快抗原測試,並留意採集樣本及觀看結果的步驟是否跟足檢測包上指示。
-
你需每天量度體溫及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如果核酸測試陽性應該點做?
你需每天量度體溫及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
在接收檢測結果電話短訊時,會同時收到要求填寫電子表格,申報同住家人等資料,如有需要到社區隔離設施會收到衞生署人員通知。
「衞生防護中心2019冠狀病毒病病人網上申報表格」
網上電子表格: 核酸陽性人士申報
確診者要隔離幾多日才可以外出?
-
最少打左2針: 快速測試呈陽性後的第6及7天快速測試結果皆為陰性。若有一次陽性測試,及後每日進行快速測試,只要連續兩天的結果呈陰性,即可離開隔離。
-
未打針/只打1針: 在快速測試呈陽性後的第14天的快速測試結果呈陰性,就可以結束隔離。
我家中有人確診,有人快速測試陰性,在家中要怎樣分隔開?
-
首先在家中要戴口罩,以免傳染及其他的家人。
-
打開屋企的窗戶確保空氣流通。
-
若有獨立房間及厠所,確診者應獨自使用及進行清潔,在房中可以脫下口罩,但離開房間時要戴上,其他人不應進入房間及厠所。
-
若家中只有一個厠所,所有人包括確診者應在使用厠所前後進行消毒。
-
如洗手盆被痰液及唾液污染,例如漱口或刷牙後,可使用1比4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潔和消毒洗手盆 如廁後先蓋廁板再沖廁。
-
確診者應避免與其他家庭成員同枱食飯和共享私人物品。
-
每星期一次,把約半公升清水倒入每個排水口。
我是密切接觸者嗎?
一般而言,由確診者發病日期前兩天起計;無徵狀患者則以呈陽性之樣本的採集日期前兩天起計。
密切接觸者是指:
• 確診者的同住家人。
• 跟確診者有面對面密切接觸的人士(尤其當確診者沒戴口罩時,例如一同用膳)。
密切接觸者要隔離多少日? 在家中什麼時候要做快速測試?
-
最少打左2針: 第6及7天快速測試起只要連續兩天的結果呈陰性,即可離開隔離。
-
未打針/只打1針: 你須於檢疫期第1天、第3天、第7天,以及第14天進行快速抗原測試,記錄及拍照保存結果。在快速測試呈陽性後的第14天的快速測試結果呈陰性,就可以結束隔離。
我的家適合家居檢疫嗎?
當以下情況並不建議在家中隔離
-
劏房
-
沒有沖廁廁所
-
沒有足夠的洗手設施
傷風感冒藥可以醫治新冠肺炎嗎?
-
必理痛或其他收鼻水咳水藥物只能舒緩病徵,不能治好2019冠狀病毒病
疫苗資訊:
我中左2019冠狀病毒病之後康復,還要注射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嗎?
-要
-康復者可在康復1個月後可接種第一針復必泰/科興疫苗
- 如果已注射兩針疫苗,打兩針後不用打第三針
建議第三劑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那款疫苗?
對於年滿18歲曾接種兩劑復必泰或科興疫苗的人士,專家強烈建議接種復必泰為第三劑疫苗。然而,專家亦尊重市民對疫苗選擇的個人意願,這些人士也可以第三劑接種科興疫苗。
政府建議打第4針, 什麼人應該注射?
-高風險60歲或以上的長者應接種第4針
-已打3針的60歲以上長者可在接種最後一劑至少3個月後接種第4劑疫苗
我應該相隔幾多日可以打疫苗?
預約指定診所電話,70歲或以上長者、5歲以下小童、懷孕28周以上婦女、免疫力受抑制病人、接受器官移植病人、正服用抗癌藥物,以及長期服用減弱免疫系統的病人可以致電關愛預約專線。
指定診所預約電話及地址: https://gia.info.gov.hk/general/202203/14/P2022031400553_389152_1_1647256521495.pdf
市民亦可透過「HA GO」查閱到診症名額狀況,可為自己或其他人預約,亦可隨時查詢及取消診期。市民要先下載及註冊HA GO,成為醫管局應用程式的會員,首階段只適用於曾在醫管局登記或使用過醫療服務人士,盡快第二階段覆蓋至其他人,用手機程式預約。
害怕家中的長者因疫情出現情緒困擾,有什麼要留意?
不少長者患有認知障礙症長者有抑鬱傾向,影響他們應付
現況能力,而疫情資訊及發展很急,對長者來說是新事物,因此更難處理
留意長者是否有以下情況,如果有應儘早找家庭醫生或者精神科醫生求助:
-
對事物失去興趣
-
睡得差
-
食得差
-
成日悶悶不樂
-
有輕生的念頭
2019冠狀病毒病 病徵處理方法:
發燒:
-
多喝水幫助身體降溫、也能預防脫水
-
多休息, 休息能助你恢復健康
-
穿著輕便的衣服,保持身體涼快,有助讓身體散熱
成人:耳探或肛探高於38度,腋下探或口探高於37.5度的時候,可以服食必理痛(撲熱息痛) 500毫克一粒,每四個鐘食一次。假若發燒不退,可以服飾兩粒必理痛即1000毫克,每六個鐘食一次。持續發燒可以加上服食布洛芬(ibuprofen) 200毫克,每六個鐘食一次,與必理痛可以一齊使用,退燒效果更佳但記得飽肚食,有胃病的人緊記要加上胃藥。假若高燒持續不退,緊記要看醫生求助。
青少年:若體重高於25公斤,可以服食必理痛250毫克或者將成人的必理痛切開半粒,每四個鐘食一次。
喉嚨痛:
所有人:多喝水,可飲溫水或冰水去減輕喉嚨不適
成人及青少年:可以用鹽水或含有酒精成份的漱口水漱口,亦可服用喉糖或者消炎酵素(lysozyme ),每日三次每次一粒。喉嚨太痛,亦可服食必理痛或消炎止痛藥以舒緩痛楚。
成人:鼻塞嚴重可以用生理鹽水洗鼻,另外可以服食抗組織胺藥物收鼻水例如Loratadine (無睡意) 10毫克1粒,1日食1次
Piriton (有睡意)4毫克一粒,1日食3次
男士若有前列腺的問題,服用後有排尿困難,應立即即停止服用。
咳嗽:
咳嗽分乾咳、痰咳
成人及青少年: 乾咳應該用鎮咳藥水,不要買驅痰的咳藥水,因為會驅痰藥水會令你咳多一點,把痰咳出來
痰咳應用化痰藥或驅痰的咳藥水例如俗稱馬尿的MES,不應服用鎮咳藥水
什麼時候需要前往急症室求醫?
如你出現以下警告徵狀時,需要直接前往急症室:
-
呼吸困難或氣促或心胸痛
-
持續不能飲食多於兩天
-
頭暈或意識混亂
-
精神狀態明顯轉變
-
抽搐
-
服用退燒藥後仍然持續多於兩天發燒超過攝氏38.5 度
-
體温低於攝氏 35 度
孕婦的胎兒活動減少或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