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心靈滋潤篇

(最後更新於2022年)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持續兩年,近日確診病例屢創新高,死亡數字更是每天在攀升,累積死亡個案影響了無數家庭,使人感到死亡很接近而不安。每天聽到這些消息,實在令人難過,要面對親友的死亡,更很不容易,如何可以積極面對,讓自己早日走出陰霾或安慰身邊的人,將哀傷化為盼望,信仰是最大的力量。

過節很難

安寧服務社工梁梓敦

 

每年當進入十二月及一月的時候,就是連串中西節日出現的日子,當中包括冬至、聖誕節、除夕、元旦和農曆新年。家家戶戶都在忙碌佈置、慶祝節日,又或與家人朋友相聚,好好享受相處的時光。但對剛剛經歷親人去世的家屬而言,第一年渡過的每個節日都會容易帶來悲傷,因為去年的同一個節日,那位親人都仍然在世,但現在他卻已經不存在了。華人在農曆新年前通常都會跟家人一起吃團年飯,若果今年的晚餐少了一個人,飯桌空了一個座位,即使在場沒有人提及此事,但那份傷感都會自然在各人心中產生出來。

 

有時即使你刻意迴避所有節日的親友聚會,但都不代表可以避開節日帶來的悲傷,因為週遭的節日氣氛都會迫使你記起死去的親人。我的母親在2010年2月底因癌病去世。在香港,每逢踏入五月,大部份購物商場、電視廣告,或者酒樓餐廳,都會提醒你母親節快到,因此是時候好好預備母親節晚餐及母親節禮物,以表達作為子女的孝心。但對當年的我來說,這些鋪天蓋地的宣傳廣告就像針一樣,不斷刺痛我的傷口,因為我已經沒有了母親可以一同慶祝這節日。

 

除了上述的節日外,每年都還有很多節日和紀念日需要渡過,例如清明節、重陽節、中秋節、情人節、感恩節、生忌、死忌、結婚週年紀念等。要逃避面對每個節日其實近乎沒有可能,所以大家可參考以下建議,或許更能夠安然渡過。

 

  • 先為自己的悲傷做好心理準備,甚至寧願高估自己的悲傷程度,都不要低估。當你一早已經預計自己會在節日那天感到難過時,那麼在當天的哀傷程度通常都會比預期為低。就算悲傷感覺沒有降低,但由於早作預備,所有情緒反應都較能夠在你掌握之中,不致失控。

  • 預先安排一件在節日當天進行,而又能夠令你身心舒暢的事,同時最好有明白你情緒及需要的人陪伴在旁。既然已經預計自己在當天會情緒低落,當然就要好好照顧自己,將悲傷適當地抒發出來。至於該做的事,則有很多選擇,例如去郊遊、去博物館、聽音樂會、約朋友見面、吃一頓豐富午餐等都是一些可行的建議。你或者可以發揮創意,完成一件埋藏心底多時,但一直都未實踐的事。總之不是傷害自己或其他人,而可以令你稍稍感到平靜愉快的事都可以做。如果你情緒極度低落,沒任何事想做,最起碼都請一位家人或朋友到你家中作伴,一起吃飯和看電視。

  • 做一件紀念逝者的事。由於節日實在太容易勾起對逝者的回憶和思念,與其逃避這份感覺,倒不如容許自己安全地和合適地將思念傾瀉出來。你可以寫一封信給他訴說近況、到墳場拜祭他、再去曾經一起去過的餐廳、拿他的相片出來看,又或與親友暢談有關他的往事。過程中你可能會流淚,腦海不斷出現與他一起的回憶。但不必擔心懼怕,因為這些反應都代表你仍然深愛對方。你無須移除對逝者的愛,相反應該繼續將愛好好保存,因為能夠幫助人面對死亡帶來的悲傷,就只有那份彼此之間仍然連繫著的愛。

 

坦承面對節日帶給你的悲傷,作好心理準備,預先安排當日的行程,做一件能夠好好紀念逝者的事,並且請一位能夠信賴的人與你同行,那麼節日就未必會如此難過。

(本文取自《基督教角聲佈道團 英國號角》)

沒用的安慰說話

安寧服務社工梁梓敦

 

曾經有不少人問我,當身邊的親友遇到家人去世後,應該說甚麼話才會令他們感到安慰?多年來我輔導過數百位喪親家屬,可惜的是我從未見過只聽到一句話就能平復心情的情況。相反,能令他們感到憤怒或更難過的一句說話就確實存在。過去我和工作單位的同事一起訪問120位經過哀傷輔導的案主,詢問他們認為最沒用或最令他們受到傷害的安慰說話是甚麼。經過整理後,以下是調查結果。

 

十句最沒用的安慰說話

一.節哀順變。

二.時間可以冲淡一切。

三.時間都過了這麼久,還想來做甚麼。

四.這都是神/天主的安排。

五.你看看那個人的情况比你更慘,其實你已經不太差。

六.其實他離開了對你來說是好事,你不用再這麼辛苦照顧他,對你也是解脫。

七.你還年輕,再找個更好的/再懷孕吧。

八.這樣更好啦,他對你們那麼差,死了便一了百了。

九.我很明白你的感受。

十.我都試過你的經歷啦,好快無事!

 

這十句話中,「節哀順變」和「我很明白你的感受」未必會讓喪親者難受或憤怒,但由於是非常陳腐的客套話,家屬除了回應「謝謝」和「有心」外,實在無法感到太大的安慰。另外有些話確會讓喪親者感到受傷害,例如,有位智障孩子的母親在兒子因病去世後,她的親友竟然對她說:「你都不用太傷心了,其實他離開對你來說是好事,你不用再這麼辛苦照顧他,對你也是解脫。」這位母親當時帶著一點怒氣對我說,這句話比粗話更難受,因為這句箇中之意,就是我的孩子是一個負累,死了反而更好。其實,她根本從不介意辛苦照顧他,因為那是她最愛的孩子,而她需要的是溫柔的安慰和肯定。

 

請大家不要看輕言語的殺傷力,有不少找我求助的家屬都曾因為親友不恰當的安慰言語而遭受第二度傷害。有一位喪偶妻子曾與我分享,她的丈夫去世後,她聽了很多客套的安慰話,但大部份都已經忘記了。相反她深刻記得有一位長輩在靈堂前握着她的手誠懇的對她說:「你也不要太傷心了,多年來他一直都沒有付出對家庭的責任,試過賭錢欠債,又試過暴力對待你們,他對你們這麼差,死了還好啦!」她表示雖然認同丈夫品格差劣,但他畢竟是自己的親人,也是他愛的人,對方為甚麼覺得他死了會是好事呢?

 

為免令安慰喪親者變成傷害喪親者,一番好意卻做了壞事,以上的「安慰話」還是少說為妙。之前數月我都分享了一些不應該做的事或不應說的話,因此下個月我將會分享一些可說的話。

 

(本文取自《基督教角聲佈道團 英國號角》)

如何安慰哀傷的人(一)?

安寧服務社工梁梓敦

 

由六月開始,我連續四個月在此專欄裡集中分享安慰喪親者時要注意的地方,以及不要說的話,相信讀者們都已經瞭解不恰當的說話是可以為傷心的人帶來二次傷害。為避免「好心做壞事」,我將會在未來數月陸續分享一些有效幫助喪親者紓緩哀傷的建議方法。

 

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

如果死者本身是你所認識的人,我建議你可直接分享自己對死者的感受,例如你可以說:「當我聽到他去世的消息時,我都覺得很突然,心裏很難過。我一直都在想為甚麼像他那麼善良的人會這麼年輕就離開呢?」分享自己的感受首先必然能夠去除客套的感覺,並且讓喪親家屬感到你的真摯,因為那些感覺是真實地屬於你自己的。除此之外,當對方知道你與他一樣為死者的逝世難過時,通常都可以讓對方感到安慰和支持,因為透過你的分享他知道自己並不是唯一哀傷的人,他原來並不孤單。找到同路人同時伴隨着被理解和被包容的感覺,對喪親者而言,都是精神上非常重要的支持和鼓勵。

可以鼓勵對方分享感受以及有關死者的往事

鍾女士是單親母親,她一直與兩位女兒相依為命。兩年前,就讀中三的小女兒懷疑因為在學校被欺凌,最終選擇在家吊頸自殺。鍾女士當然傷心不已,而且極掛念死去的女兒。兩年過去,她的思念並沒有因時間流逝減少——雖然她的日常生活大致回復正常——但當到了女兒生日等特別紀念日,她便控制不到自己的情緒,淚水潸潸落下。鍾女士的親友目睹她的狀況,不斷勸說她不要多想,要積極一點,況且時間已經過了這麼久,多想也沒用。她聽後心情不但沒有放輕鬆,反而有一份被強烈壓抑的感覺,令她不能喘息。鍾女士的故事反映:拒絕及阻止喪親家屬表達情感,對減低悲傷往往只會適得其反。

面對哀傷的人,親友只需要溫柔地鼓勵對方分享他們內心的悲傷,在過程中給予舒適安全的氣氛,不打斷和不批評分享內容,亦不用過度給予意見和指導。真正見面時,可以說「我聽到你表示仍然很掛念他,可以跟我再多說一點你現在的感覺嗎?」、「我剛才看見你流淚,你還是很難過嗎?不如我們靜靜坐下來再詳談?」如果你發現對方未能分享太多感受,又或者情緒仍然混亂,你可轉為邀請對方分享一些與死者有關的事,例如他的為人、過去的生活片段、一起做過的事等等。不用擔心以上做法會進一步刺激到對方的情緒,令他們更悲傷。事實上,你或許是他生命中唯一願意聆聽其感受的人。而且即使沒有你說的話,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有無數事物能讓他們想起逝者。但必須緊記,聆聽最需要的是耐性和專注,所以當對方想分享時,請立刻放下手上的工作和電話,即使他說的內容已經重複,亦不要表現不耐煩的表情,或打斷他的分享。最後,如發現對方不願多談,千萬不要強迫他,相反只需要禮貌地感謝對方,並祝福他一切平安就已足夠。

 

(本文取自《基督教角聲佈道團 英國號角》)

如何安慰哀傷的人(二)?

安寧服務社工梁梓敦

 

上個月的文章提及安慰喪親者的其中兩種建議方法分別是鼓勵對方分享感受以及有關死者的往事,又或者分享你自己的感受。本月會繼續此主題,再建議另外兩件可以為哀傷的人帶來幫助的事。

 

可以分擔對方日常生活工作

佩芬是30多歲的中國內地新移民女士,她與丈夫結婚五年,育有一個四歲兒子。她們一家原本生活尚算平穩,丈夫有收入穩定的工作,而她是家庭主婦。可是有一天丈夫突然遇到交通意外去世,她除了要面對喪夫之痛外,同時需要繼續處理日常家務。她有一位居住在附近的大嫂察覺佩芬的情緒非常低落,擔心她未必能好好照顧自己和孩子,因此每天早上都會到她家幫忙完成做飯、清潔等工作,然後再帶孩子上學放學。她跟佩芬說:「我不知道可以怎樣安慰你,所以我只可以幫忙處理家務和照顧孩子,你只需要好好休息便可以了。」她的大嫂足足幫忙了接近一個月,而佩芬亦慢慢恢復過來。雖然佩芬的大嫂確實沒有說太多安慰的話,但她認為大嫂在那段時間的幫助,較任何一句安慰話都更貼心、更有用。

有很多喪親者都曾經跟我分享,在他們傷心艱難之時,除了記得一些有傷害性的所謂安慰話外,另外就只會記得那些曾具體提供幫助的人和他們所做的事。與其去尋找一句合適又有用的安慰話,不如多留意對方會否有些生活方面的事需要協助。請不用將這些事想得太過複雜,就例如佩芬的故事,協助打理家務、照顧孩子、陪伴辦理殯葬文件、陪伴尋求其他專業人士協助等就已經可以。

 

陪伴對方完成需要做或想做的事

當一個人去世後,往往有很多程序需要處理,例如辦理死亡證、尋找合適的殯儀服務和申請遺產等。如果死者是因為意外、急病或自殺等原因而死亡,更有可能需要面對警察調查、解剖和法庭審理等事情。李太是一間跨國公司的經理,她的工作能力備受認同,而且有下屬數十人。有一天她的丈夫在駕駛期間突然心臟病發去世,經過一輪調查後,警察證實他的死因並無可疑,並通知李太拿取丈夫的死因報告。她表示這事件對她來說本應是一件非常容易完成的事,但她卻在一星期前開始感到焦慮和不安,甚至因此而失眠。最終她的一位朋友留意到她的情況,主動表示可以陪伴她去拿文件。當日的流程確實非常簡單,不消十分鐘就已經拿到文件,而過程中她的朋友亦沒有說甚麼,但她卻因為有人陪伴在旁而感到安心。

劉婆婆的老伴兩年前因癌症而去世,自此仍然感到哀傷。由於她並無孩子,而且有少許行動不便,所以當年將丈夫的骨灰安放在墳場後,便一直都沒有再去掃墓。有一次我問劉婆婆有何心願想去完成的時候,她就向我表示希望可以去墳場探望老伴。之後我就約了一位義工,並且安排好交通工具,在一個晴朗的日子陪劉婆婆拜祭她的丈夫。或許已有兩年沒見,當去到墳前時,她仔細地清潔丈夫的相片,並且向著相片細數這兩年來的思念和經歷。掃墓過後,她表示心情輕鬆了,因為這兩年來她一直對自己未能去掃墓而耿耿於懷。自此以後,我每年都繼續安排義工在春秋二祭的時候陪伴她去掃墓。

透過以上兩個故事,我想讓讀者們瞭解到安慰喪親者並非要口才了得,又或具備輔導知識和資格的人才能做到。只要你多留意他們在生活方面的需要,作出實際支援。又或者察覺他們有些必須要做或想去做的事,然後陪伴他們好好完成,那麼你就已經是一位稱職的安慰者。

 

(本文取自《基督教角聲佈道團 英國號角》)

如何安慰哀傷的人(三)?

安寧服務社工梁梓敦

 

黃先生的女兒在參加學校活動時不幸遇上交通意外去世,死的時候只有15歲。當日我的工作是陪伴她的父親到公眾殮房認遺體。香港的殮房大約只有一百多呎的空間,灰白色的牆壁,牆上完全沒有任何裝飾,只有基本的用具例如時鐘。進入殮房後,該年輕女孩的遺體就躺在一張鐵床上,身上蓋着白布,只有她的頭露出來。由於意外撞到她的上半身,所以頭和面都布滿傷痕,甚至已經撞至頭骨變形。黃先生看着已經死去的女兒,一句話都沒有說,也沒有哭,只是沉默地看着,大約過了半分鐘,他才說:「嘩,原來撞得這麼嚴重!」當時我雖然站在他旁邊,亦受過社工課程訓練,但竟想不到可以說甚麼安慰他。那刻我發現原來當面對極端哀傷和沉重的環境,會連一句話都說不出口。最終我選擇輕輕搭着他的肩膀,不發一言,讓他感到我在現場陪伴他一起面對。

這經歷讓我明白,當到了極度哀傷的情況,最有效的安慰原來就是默默陪伴,不要讓對方孤獨一人面對。有些人誤以為在陪伴過程中不說話,或許會讓人感到不自在,甚至會質疑自己就這樣站在對方身邊是否確實有用——事實卻與此相反。備受推崇的北美悲傷教育學者愛倫‧沃福特(Alan D. Wolfelt)[1]曾歸納以下11項原則,為「陪伴」做了貼切的描述:

 

1. 陪伴是出席他人的痛苦情境,而非幫他們解除痛苦。

Companioning is about being present to another person’s pain; it is not about taking away the pain.

 

2. 陪伴是與另一個人一起進入心靈的荒漠,而非肩負尋找出路的責任。

Companioning is about going to the wilderness of the soul with another human being; it is not about thinking you are responsible for finding the way out.

 

3. 陪伴是對心靈保持敬意,而非專注在智能。

Companioning is about honouring the spirit; it is not about focusing on the intellect.

 

4. 陪伴是用心傾聽,而非用腦分析。

Companioning is about listening with the heart; it is not about analysing with the head.

 

5. 陪伴是見證他人的苦難歷程,而非評論或指引這些苦難。

Companioning is about bearing witness to the struggles of others; it is not about judging or directing these struggles.

 

6. 陪伴是幽谷伴行,而非帶路或追隨。

Companioning is about walking alongside; it is not about leading.

 

7. 陪伴是發現沉默的奧妙,而非用言語填滿每一個痛苦的片刻。

Companioning the bereaved means discovering the gifts of sacred silence; it does not mean filling up every moment with words.

 

8. 陪伴是保持靜止,而非急着向前行。

Companioning the bereaved is about being still; it is not about frantic movement forward.

9. 陪伴是敬重失序與混亂,而非強加秩序與邏輯。

Companioning is about respecting disorder and confusion; it is not about imposing order and logic.

10. 陪伴是向他人學習,而非教導他們。

Companioning is about learning from others; it is not about teaching them.

11. 陪伴是表達想了解的心意,而非表現專業。

Companioning is about curiosity; it is not about expertise.

作為一位安慰者及陪伴者,這十一項原則是非常重要的提醒。真正的陪伴是應該由對方作主體,他停的時候跟着停,他行的時候跟着行,不用拉扯或催迫對方加速。整個過程只需要接着對方拋出來的所有情緒和煩惱,而不需要不斷將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給予對方,因為你希望行的方向,未必是對方當刻想去的地方。或許你會為他只能緩慢前進感到焦急,但仍然千萬不要給予壓力,請保持耐心和信心等待他走出幽谷。如果你願意,可以在心內為對方祈禱,求天父親自醫治和安慰他受傷的心,並祈求他有平安。

(本文取自《基督教角聲佈道團 英國號角》)

 

[1] Alan D. Wolfelt, Companioning the Bereaved: A Soulful Guide for Counsellors & Caregivers (Fort Collins: Companion Press, 2006), Part One, A Soulful Philosophy of Grief Care: The Art of Companioning the Bereaved, pp. 3-90. 中譯見Alan D. Wolfelt著,章惠安譯:《見證幽谷之路:悲傷輔導助人者的心靈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第一部:〈悲傷照顧在心靈層面的理念:陪伴喪慟者的藝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