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以下是一些常見案例處理方法,若有個別情況想進一步索取意見, 請加入以下 facebook 群組提出 。

  • Facebook
png-transparent-finger-click-on-the-icon-hand-finger-click-thumbnail_edited.png
happy-doctor-treatment-kid-illness_97632

2019冠狀病毒病的感染實在令大多數家長處於很擔憂的狀態,我們希望這個平台可以幫助家長在照顧小朋友時知道有什麼需要特別留意。首先,感染新冠病毒後的病徵包括發燒、咳嗽和疲倦。其他病徵亦包括鼻塞、喉嚨痛、頭痛、結膜炎、肌肉或關節疼痛,甚至失去味覺或嗅覺。亦有不少個案可能因病毒影響腸道而引致嘔吐、腹瀉等。其實兒童的病徵大部份都屬於輕微,不過有些情況家長需要特別注意,包括:

1. 持續高燒 (39度或以上);

2. 呼吸有雜聲或呼吸困難;

3. 嚴重嘔吐,影響飲食,甚至影響小便次數和份量,出現缺水的徵兆。

如發現嚴重病徵,家長應盡快向兒科醫生求診。

 

較嚴重的2019冠狀病毒病常見患者可能有機會產生併發症,如嘶吼症或呼吸衰竭、敗血症,甚至多個器官衰竭等。

幸好2019冠狀病毒病的兒童患者大部分屬輕微病徵,嚴重併發症的個案相對較少。

 

2019冠狀病毒病傳染途徑

 

主要經由呼吸道飛沫傳播引起,此外亦可透過直接接觸病者飛沫或分泌物而導致感染。病毒潛伏期為1至14天,最常見大約是5天左右。

預防感染非常重要,主要包括個人、環境衛生和接種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

現時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科興疫苗,適合3歲或以上小朋友接種;第二種是復必泰疫苗,適合5歲或以上兒童接種。接種第一劑科興疫苗後建議相隔28天再接種第二劑。而接種第一劑復必泰疫苗後,則建議在8個星期後再接種第二劑。劑量方面,兩款均有不同,兒童接種科興疫苗之劑量和成人相同;而5歲至11歲兒童接種復必泰疫苗分量則是成人份量三分一。

兩種疫苗的安全度均為理想,科興疫苗常見副作用主要是接種地方輕微紅腫、發熱或痛楚,亦可能有機會發燒,通常在接種後一兩天發生。至於不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有過敏反應,喉嚨痛、咳或腸胃不適。兒童接種復必泰疫苗後,一般常見副作用是接種地方輕微紅腫、發熱或痛楚,亦可能有頭痛或發燒等。12歲至17歲青少年接種第二劑復必泰疫苗後,有少許可能性引致心肌炎或心包炎等副作用。幸好暫時在香港的案例較少,並多屬輕微,故此建議青少年接種復必泰疫苗後一星期內要避免進行劇烈運動。

小朋友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之後,是否有免疫力,不會再感染呢?

這個想法其實不正確,大多數傳染病就算感染後都不會有足夠免疫力防止第二次感染。現在最有效的預防方法除注重個人和環境衛生外,就是建議為小朋友接種新冠疫苗。而小朋友身邊的家人,亦建議盡快接種新冠疫苗。之前部份懷孕婦女或正餵哺母乳的媽媽都對疫苗有擔心,近期香港皇家婦產科學會發出最新建議,說明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對於孕婦和哺乳期間的媽媽均屬安全。

治療方面

2019冠狀病毒病治療主要是支援性治療,暫時未有針對性的治療處方。

 

當家長發覺小朋友在疫情期間有發燒或有上呼吸道病徵,包括咳嗽、流鼻水丶鼻塞、喉嚨痛或肌肉痛等,就要提高警覺。由於香港現在有百萬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多數為Omicron變種病毒,如發覺小朋友有病徵,應盡快在家中為小朋友做快速測試,因為小朋友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的機會頗高。不過當家長發覺小朋友確診或懷疑確診新冠病毒也不用過份擔心,並建議家長盡快向兒科醫生求診及處方藥物。

發燒

 

現在市面上一般有低燒藥和高燒藥,低燒藥撲熱息痛 (paracetamol) 乃傳統退燒藥物,適合小朋友發燒38度或以上時服用。值得一提,其實低燒藥也有塞肛的選擇,塞肛和口服藥其實都是同一種藥物,主要分別是塞肛藥無需小朋友配合服食,家長只要將藥丸塞進肛門,藥丸會在數分鐘內溶解並吸收入體內,所以相對更快幫小朋友減低發燒導致的不適。

另一方面,俗稱高燒藥其實有好多不同牌子如布羅芬 (Brufen) ,一般建議在高燒 (即39 度或以上) 情況下服用,而高燒藥亦有口服和塞肛的選擇。

 

有家長會問,低燒藥和高燒藥應該在什麼時候選擇什麼藥呢?隔多久服用一次?

其實低燒藥和高燒藥本身並無衝突的,如果同時服用低燒藥及高燒藥,須注意劑量及服用時間。如發現小朋友發高燒,建議先用口服或塞肛高燒藥,可以選擇食高燒或塞肛。當一兩個小時之後如還未完全退燒,家長可以再給小朋友口服或塞肛低燒藥。低燒藥最少四小時才可以服用第二劑,而高燒藥則不可少於六至八小時服用第二劑,否則便會影響身體其他的機能。

 

除藥物外,還有其他方法可以幫助退燒。

  1. 鼓勵小朋友多吸收水份,包括:湯水、粥水和糖份不太高的果汁,以保持身體有足夠水份。

  2. 小朋友發燒時應穿著較薄的衣物,可選擇棉質、薄身及通風物料會比較舒服,減少遮蓋身體,盡量讓皮膚表面可散熱。晚上睡覺時亦不要蓋太厚的被,因為這樣反而會令小朋友難退燒。

  3. 替小朋友用溫水沖涼,並多替小朋友用濕毛巾抹面和抹身,抹身能有助帶走身體表面部份熱力,幫助小朋友退燒。 

 

很多家長會擔心小朋友發高燒會燒壞腦。

在此可加以解釋,其實發燒是不會燒壞腦的,不過在六個月至五歲的幼童,因腦部發展未成熟,所以有時在發高燒首兩天內可能會刺激腦部而引起發燒抽筋。如抽筋時間短暫,大多數不會傷及腦部;但若持續抽筋十五分鐘或以上,就有可能對腦部造成某些程度上的影響。及早幫小朋友退燒,能減低發燒抽筋的可能性。

 

有新聞報導一些感染嚴重2019冠狀病毒病的小朋友,導致腦炎或腦膜炎,甚至會致命。其實嚴重病徵並非常見,家長可多留意小朋友的精神狀態。如果小朋友雖然發燒,仍然好精神,願意玩及如常活動,每當退燒時就開始會笑及周圍走動等,這個精神狀態就不用太擔心。反之,如果小朋友平時好喜歡玩,卻變得完全不願玩,只睡在床上不動,或是反應很慢,甚至神智錯亂,或發現抽筋,家長就應帶孩子盡快求診。幸好,兒童因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而導致腦部感染的機會其實不大,所以家長不用過份擔憂。

 

呼吸有雜聲或呼吸困難

 

近期很多小朋友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的個案,其實大部分均屬於輕微病徵,所以家長不用過份慌張。小朋友多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徵,包括發高燒、咳嗽、流鼻水、鼻塞及喉嚨痛,喉嚨痛可引致進食甚至飲水均有困難。

 

當兒童患上呼吸道感染,兒科醫生可處方支援性藥物,如止咳藥水、收鼻水藥、化痰藥、通鼻塞用的衛生鹽水噴霧、喉嚨消炎藥等。如果小朋友有病徵就需要對症下藥,但若未有病徵就無須預先服藥,因為這些均屬支援性藥物,用作改善小朋友的病徵,舒緩不適。

上呼吸道病徵最重要留意是否有否呼吸困難,引致呼吸困難分為兩部份

1. 上呼吸道收窄,在吸氣時會發出高音的聲音,令小朋友好似好索氣,好辛苦,亦同時可能會有聲沙情況,這可能反映上呼吸道收窄,為嘶吼症之病徵,家長需盡快向兒科醫生求診,醫生會處方類固醇特效藥去舒緩上呼吸道收窄,從而令小朋友呼吸回復正常。

 

2. 下呼吸道收窄,引發支氣管炎。香港比較多小朋友患鼻敏感或氣管敏感,如果有比較敏感底子的小朋友,家長就需要多加留意小孩有否在呼氣時發出“嘻嘻”聲,或是呼吸急促,如發現有此情況便應盡快向兒科醫生求診,處方氣管擴張噴霧或相關藥物,幫助小朋友呼吸回復暢順。

 

腸胃炎

此外,小朋友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常有腸胃炎的病徵,除發燒外,有肚痛,嘔吐,甚至有肚瀉情況。最緊要是確保小朋友吸收充足水份,因為如果缺水,第一會令小朋友難退燒,第二會影響身體內的血液循環而造成危險。故此應鼓勵小朋友多飲水、湯水或粥水,甚至少量果汁都可以,總之小朋友願意飲的流質都要給他多喝,確保水份足夠,當然如果痾嘔嚴重的情況下,建議家長早點向兒科醫生求診,醫生會考慮處方合適的止痾止嘔藥物。此外,服用益生菌亦有助减輕腸道不適的病徵。

  

當幼童患有腸胃炎時,家長需要留意孩子有否缺水的情況。

如嬰孩如在24小時內有五至六塊墜手的濕尿片為之理想,如果只得三至四塊濕尿片,家長便要多加留意,若24小時內只濕一至兩塊尿片就反映小朋友可能有缺水的情況,須盡快帶小朋友看醫生,甚至可能要考慮入院吊鹽水,補充水份以維持身體正常運作。其他缺水表徵,包括小朋友嘴唇乾燥、眼球位置凹陷,甚至可能精神狀態非常疲累,如發現以上情況,家長必須小心處理。

bottom of page